老有所为的典范不知疲倦的探索者
---贵州大学退休党员副教授刘星的先进事迹
中国共产党党员刘星,1933年9月出生,汉族,大学文化,籍贯贵阳市,1950年8月参加工作,1993年10月退休,现为贵州大学退休教师,副教授。
已有74岁高龄刘星老师,不论是在职时还是退休后,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牢记党的宗旨,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党员和群众中树起了一面旗子,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典范。2006年被评为贵州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该同志在职时是语文教师,爱好书法、考古、收藏、唱歌等。退休后仍能坚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按时按规定交纳党费,努力学习,遵纪守法,团结同志,永葆革命晚节。带头参加学校、离退休工作处组织的老年书画活动、体育活动,文娱表演等,尤其可贵的是退休后凭借多年对语文方面的探索和经验的积累,爱上了《石鼓文》,并对《石鼓文》进行研究,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出版了《石鼓诗文复原》一书,在石鼓文在研究方面有重大创新和突破,2006年获国家社科办批准立项的《石鼓诗文复原译释》的课题研究,属省级科研项目,由他独立承担,国家拨科研经费8.5万元,学校配套科研经费8.5万元,共17万元,此课题的研究2007年完成。
该同志模范地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中央确定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六条基本要求,始终保持先进性。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开拓创新。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和有关文件精神,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按时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联系实际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义和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讨论,完成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各阶段的任务,并决心有生之年为国家多作贡献,为国、为省、为学校争光。他退休后开始研究《石鼓文》,为了填补国际国内在《石鼓文》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他多次到国内有关城市考察,收集资料,购买了对《石鼓文》研究的有关书籍,跑遍了多家图书馆,终于构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在前几年的研究过程中,几乎花光了自己多年的积蓄还达上了自己的退休工资,受到家人的埋怨,因出书经费问题发难而四处奔波,由于多数单位领导对《石鼓文》陌生没有人愿赞助,找了多家出版都未如愿,但他不放弃自己多年研究的心血,找亲戚资助,终于在2004年元月,由广州暨南大学出版了《石鼓诗文复原》一书。目前此书已向国内外发行,反映尚好。美国一家公司愿资助他继续研究,但成果必须属于资助商,被他拒绝了,他想自己研究的成果属国家和民族的财富,再优惠的待遇也不能出买。由于第一本书因个人势单力薄,存在一些疏漏与不足。2005年,他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国家社科办批准立项,由他独立承担对《石鼓诗文复原译释》作进一步深入研究,计划2007年上半年完成科研任务。
《石鼓诗文》过去一般称之为《石鼓文》。它不知产生于先秦之何时,只知发现于唐初。因这十首古诗是用古篆字刻于十个形状似鼓的花岗岩石件上,学者们便称之为石鼓文。由于年成久远,文字古异,字句剥蚀不全,识别不易,理解困难,加之没有题款、作者及年代,故成为我国文化史上,千古以来的一大疑团。中央电视台4频道,录制有《千古石鼓文之迷》,曾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关注。
石鼓诗歌和文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文化遗产。十个石鼓的原件,现陈列于故宫,有的石鼓已一字无存。
石鼓诗歌到底是什么样?石鼓诗文具体应该如何解读?每首诗中心何在?石鼓因何制作?诗文何人所写?产生于什么年代?十鼓顺序该如何排列?为何大小不一?究竟有多少文字等等问题,研究结束,他将提出自己的观点。他满怀信心并认为石鼓之迷将会由贵州大学学子来一一解答,为国家、省和学校争光。
现在他全身心投入研究,苦中寻乐,乐在其中、生命也在其中,为研究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精神文明而不懈努力,是老有所为的典范,是名符其实的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