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7月以来,我省遭遇了80年一遇的严重秋冬春连旱,部分地区旱情达百年一遇,是贵州省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灾害。由于灾情的进一步加深、加重,致使灾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给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全省抗旱救灾形势异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在全省上下紧急“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校党委、行政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于2010年3月19日下午在北校区大礼堂前举行了由各学院、党政群各部门、校直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和部分大学生、离退休教职工代表参加的贵州大学“抗旱救灾”捐赠活动启动仪式,校工会并向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发出了关于开展“抗旱救灾”捐赠活动的倡议。至此,贵州大学“抗旱救灾”捐赠活动正式全面展开。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校党委、行政的安排部署,校离退休工作处随即于2010年3月19日分别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和全处党员干部、教职工会议,对组织、动员全处党员干部、教职工和全校广大离退休教职工开展“抗旱救灾”捐赠活动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置,并于当日下午发出了关于在全校离退休教职工中开展“抗旱救灾”捐赠活动的倡议,希望全处党员干部、教职工和全校广大离退休教职工以实际行动全面参与“抗旱救灾”,为抗旱救灾同心合力献爱心。4月16日,校离退休工作处在蔡家关校区百花洲老年活动中心举行了抗旱救灾捐赠仪式,全处党员干部、教职工和广大离退休教职工纷纷解囊,向灾区人民捐献了自己的一份心意。至2010年4月28日,校离退休工作处党员干部、教职工和全校广大离退休教职工所捐赠“抗旱救灾”款达101430元,并及时上交了校工会。目前,全校广大离退休教职工的捐赠活动仍在继续进行。
在这次校党委、行政组织开展的“抗旱救灾”活动中,校离退休工作处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和全校广大离退休教职工积极踊跃参加捐赠活动,为我省早日夺取“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积极的应有贡献。
校离退休工作处组织开展的本次“抗旱救灾”捐赠活动,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高度重视,宣传、组织、动员工作有效及时。在校党委、行政2010年3月19日举行贵州大学“抗旱救灾”捐赠活动启动仪式后,校离退休工作处党委、行政就及时分别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和全处党员干部、教职工会议,对切实搞好“抗旱救灾”捐赠活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置,明确要求要以我校花溪南、北校区和蔡家关校区为单元,各分管校区离退休工作负责人要切实抓好本次“抗旱救灾”捐赠活动宣传、动员、组织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在第一时间内发出了关于在全校离退休教职工中开展“抗旱救灾”捐赠活动的倡议,并于4月16日在蔡家关校区百花洲老年活动中心举行了“抗旱救灾”捐赠仪式。上述活动工作的开展,既迅速地促进形成了“抗旱救灾”的良好舆论氛围,又有效地推动了“抗旱救灾”活动工作的深入发展。
二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充分体现了“抗旱救灾”的带动机制。为搞好“抗旱救灾”捐赠活动工作,校离退休工作处党委分别在我校花溪南、北校区和蔡家关校区召开了2个在职党支部、32个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会议,对认真组织开展好“抗旱救灾”捐赠活动工作进行部置。随后,校离退休工作处所属的2个在职党支部和32个离退休党支部又分别以组织生活的方式召开会议,对“抗旱救灾”捐赠活动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号召广大的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做“抗旱救灾”的主力军,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离退休教职工积极参与到“抗旱救灾”捐赠活动工作中来,为灾区人民献爱心、送温暧。在这次“抗旱救灾”捐赠活动工作中,党支部的“支部组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带动机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抗旱救灾”捐赠活动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党员干部争当先锋,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尚情怀。在这次校党委、行政组织开展的“抗旱救灾”捐赠活动工作中,校离退休工作处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和全校近900名离退休教职工与我省灾区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积极行动起来,踊跃参加捐赠活动,向灾区人民群众伸出热情援手,帮助灾区人民群众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其中,我校离退休党员干部程万里、赵文波带头分别向灾区捐赠了5000元和1000元的现金,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了他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尚情怀,充分展示了党员干部“一面旗、一团火”的精神品质。